2023-08-30 01:16:37 来源 : 腾讯网
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方涛
8月29日,之江文化中心正式面向社会开放,向世界亮出一张“文化浙江”的金名片。
(相关资料图)
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一份珍贵而又特殊的手稿静静地占据了浙江文学馆的C位展区,庆祝自己90岁生日。这份躲过日军轰炸,藏过银行保险柜的珍贵文物,就是茅盾先生的《子夜》手稿。
茅盾先生《子夜》手稿
“快看快看!这是茅盾先生的亲笔手稿!”现场,几乎每一个路过这一方小小玻璃展柜的人都难掩激动,继而屏息凝神,通过这五页略微泛黄的手稿,与文坛巨匠跨越时空相。
参展的五页茅盾手稿中,两页为《子夜》手稿(编号第一、第二页)、两页为《子夜》写作纲要、一页为《子夜》记事珠(类似草稿),茅盾先生清秀的墨迹清晰可见。
茅盾先生《子夜》手稿
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,因为《子夜》手稿是机制纸,防止纸张酸化、老化,是保护这件文物的重中之重。《子夜》手稿进入中国现代文学馆后,一直被保存在恒温恒湿的保险专柜中,用无酸盒、无酸袋中精心保存。这是《子夜》手稿首次离京展出。在《子夜》出版90周年,这件手稿出现在新落成的浙江文学馆,这趟“回家”之旅显得格外有意义。
《子夜》是如何诞生的
1930年秋,刚从日本回到上海的茅盾眼疾、胃病、神经衰弱并作,医生嘱他少用眼多休息。写作,暂时得搁一搁。
静养中,茅盾也没闲着。
当时,茅盾表叔卢学溥在浙江实业银行任常务董事,茅盾便经常去静安寺附近的表叔家串门,与一些同乡故旧交谈。
这些卢公馆的常客中,有商界翘楚、金融名流、军政界大佬,在与他们的谈话中,茅盾逐渐对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新旧思潮交织、民族工商业与官僚资本博弈、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现状有了深刻了解,并萌发出写一部“白色的都市和赤色农村的交响曲”的想法。
吴荪甫、赵伯韬、雷参谋……后来,许多《子夜》中塑造的经典人物身上,都能依稀看见当年卢公馆里上海滩三教九流人物的影子。
茅盾先生
战火中幸存的手稿
1931年10月,茅盾开始动笔创作《子夜》,应《小说月报》主编郑振铎邀请,先于1932年在《小说月报》连续刊登(当时,那时全书尚未写完)。
最初,茅盾拟了三个小说名:《夕阳》《燎原》《野火》,最终定名为《夕阳》,暗喻旧社会的日薄西山,作者署名为逃墨馆主。不料,一·二八淞沪抗战很快爆发,日寇的轰炸中,上海商务印书馆被摧毁,《小说月报》因此停刊,茅盾交去的《子夜》手稿也化为了灰烬。
战火纷飞中,茅盾猛然发觉,此次毁去的《子夜》手稿,其实是夫人孔德沚手抄的副本,原稿仍保存在家中。
等再交稿时,茅盾再三斟酌,决定将小说的名字改为《子夜》——子夜是最黑暗的时刻,也是黎明到来的先兆。而署名也换回了原名“茅盾”。
1933年1月,茅盾的《子夜》单行本由开明书店正式出版,引起轰动,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。
而《子夜》手稿的传奇命运还未就此完结。
1937年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,茅盾夫妇不得已离开了上海,开始颠沛流离的战时生活。离开上海时,茅盾把《子夜》手稿委托给在上海交通银行供职的二叔沈仲襄保管。沈仲襄深知手稿的价值,便将其锁在了交通银行的保险柜中,使之再次免于战火摧残。
历经战乱与动荡,《子夜》手稿最终完整无缺地得以保存,连茅盾本人也连连称为一个奇迹。直到茅盾去世后,茅盾的儿子韦韬将完整的440页《子夜》手稿捐献给中国现代文学馆永久保存。
此后,《子夜》手稿从未离开北京,离开中国现代文学馆,直到今天再次回到故乡浙江。
鲁迅、瞿秋白与《子夜》的故事
1933年2月3日,鲁迅在日记中记录:“三日,晴。……茅盾及其夫人携孩子来,并见赠《子夜》一本,橙子一筐,报以积木一盒,儿童绘本二本,饼及糖各一包。”
鲁迅向来珍爱友人赠书,甚至在书房中还有专门收藏友人赠书的书柜。
茅盾晚年回忆此事时表示,当时自己并没有赠书在扉页上题字的习惯。鲁迅翻开空白的书页一看,当场就请茅盾签名留念。茅盾推说,这一本仅是给鲁迅随便翻看,用以提提意见的。
鲁迅却郑重地说:“不,这一本我是要保存起来的,不看的,我要看,另外再去买一本。”于是,茅盾在书的扉页上认认真真地题上了姓名。
实际上,鲁迅对《子夜》的赞赏并非客套,他后来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:“国内文坛除我们受压迫以及反对者趁势活动外,亦无甚新局。但我们这面,亦颇有新作家出现,茅盾作一小说曰《子夜》,计三十余万字,是他们所不及的。”
瞿秋白对《子夜》亦颇为钟爱。瞿秋白曾在茅盾家中住过一两个星期,两人天天谈《子夜》。因当时上海通行福特牌汽车,茅盾原稿中便写吴荪甫的座驾是福特牌汽车。而瞿秋白却认为像吴荪甫这样的大资本家应坐更高级的轿车,于是建议改为雪铁龙。茅盾也欣然接受并修改了。
《子夜》发布后,瞿秋白预言:“一九三三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,没有疑问地要记录《子夜》的出版。”文学史最终印证了瞿秋白的预言,《子夜》出版后经久不衰,并被译成英、德、俄、日等十几种文字,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。
纪念茅盾先生《子夜》出版90周年特展
2023年,无疑是浙江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。浙江文学馆的落成圆了数代浙江文学爱好者的梦想。除了《子夜》手稿回到故乡,今年11月,“中国文学盛典·茅盾文学奖之夜”也将重回茅盾故里浙江桐乡。
另外,要注意的是,目前,浙江文学馆部分展陈尚在施工阶段,预计将于九月下旬正式对外开放。让我们继续期待这场盛大的文学之约。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标签: